美国流行的电影题材中,有一类叫“僵尸”大片,人被某种病毒感染后就会变成僵尸,正常人被它们咬伤就会感染病毒也变成僵尸,然后更多的僵尸疯狂地见人就咬,直到整个城市甚至国家都充满了僵尸。
这就是债券市场正在出现的情况。
美联储的购债行为,其实是在传播一种名叫疯狂的“病毒”,随着市场中高质量的债券越来越少,基金经理们变成了“僵尸”,他们为争一块有“收益率”的资产而相互撕咬,直到市场中神志清醒的正常人越来越少,债券价格已被炒上了天。
当美国市场中已没有正常的资产,“僵尸们”将冲向亚洲、欧洲和南美,把“病毒”扩散到新兴市场和全世界。
在一个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的环境中,每个经济体都像一块现金流增长缓慢的“老龄化”资产,当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一起大搞货币宽松时,汹涌泛滥的资金疯抢着这些乏善可陈的资产,现金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但资产的价格却出现了严重高估。世人将这种低收益、低风险的状况美其名曰“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只要有中央银行保驾护航,只要有宽松货币源源不断,市场的风险将不复存在。人们似乎发明了“经济永动机”,印刷钞票可以带来永续的资产价格繁荣!
其实,“宽松货币”“资产永续升值”“经济永动机”从逻辑上就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作一个思想实验,假设美国债券市场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中央银行不断地印钞票买债券,强行向市场注入货币,那么它最终的极限状态是什么呢?就是美联储将市场中的38万亿美元的债券逐步买光,债券市场中将充斥着同等数额的现金,央行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也膨胀到同等规模,在这种“理想”状态之下,债券基金的经理们会怎样呢?他们会全部饿死,因为市场中已经没有任何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了,债券市场将不复存在。
因此,宽松货币在理论上就存在着极限,中央银行不能无限吃进债券,所以资产永续升值只是一种神话,经济永动机更不可能发明。这就是美联储在2013年5月开始放风准备退出QE的根本原因。
当资产价格不再上涨时,收益率也同时到达了最低的极限点。所有人都希望资产价格能够稳定在一个高位而不必下跌,但历史告诉人们,这种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资产价格就像喷气飞机,如果燃油耗尽,它不可能在高空中滑翔,而只会一头栽下来,同时发生的就是收益率飞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