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明显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直到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经济的红色警报,人们才猛然发觉,我们并未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经济复苏之中,而是开始了从经济的“急性病”转为“慢性病”的漫长煎熬历程。
缺乏历史纵深感是当今短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似乎难以从高节奏的贸易活动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沉心静气地思考题目的本源。当新闻媒体中充斥着各类震撼的标题,当困惑和焦虑牢牢纠缠着我们思维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来全面审阅形成今天题目的根源。
美国经济会再度衰退吗?2012年美国国债的上限之争是否还会重现?欧债危机会全面爆发吗?欧元体系会不会走向崩溃?中国该不该救欧洲?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不是会破裂?中国经济将硬着陆还是软着陆?通货膨胀能不能有效控制?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究竟该怎么办?人民币升值的上限是多少?人民币国际化能成功吗?
假如我们不依靠任何历史参照系,面对如此众多而复杂的题目,就足以使人们脆弱的大脑陷于崩溃。
实在,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上述所有的题目,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我们的任务就是从历史中寻找并发现这些答案。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体现在为今天的困境梳理出清楚的脉络。尽管历史不会是简单的重复,但在历史中不断反复的人性本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究竟,经济史和货币史就是人类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不断求取财富极大值并试图控制财富分配权力的历史。
本书将沿着世界储备货币争霸的主线展开,从美元处心积虑地颠覆英镑霸权进手,展示美国的货币战略高手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蚕食英镑势力,挤压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和贸易结算计价权,英镑势力又是如何通过“帝国特惠制”反扑美元的攻势,并将美元打回了“孤立主义”的原形。美元与英镑的激烈斗争,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金融权力的真空,加剧了世界范围的大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元提供了剿灭英镑割据的历史性机遇,《大西洋宪章》、《租借法案》都是罗斯福手中锋利的手术刀,目的在于肢解大英帝国的英镑版图。终极,美国通过“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起了一个以美元本位制为摄政王的“布雷顿森林王朝”。
罗斯福防范英镑割据复辟的警惕,远远超过了对苏联的担忧。冷战爆发的根源,在于杜鲁门对罗斯福的大战略进行了彻底颠覆。美国对苏联的步步紧逼,迫使斯大林放弃了加进美元帝国版图,与美国合作分治世界的希看。冷战的导火索正是苏联忽然变卦,放弃了加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计划,这正是乔治·凯南发出8000字长电的冷战檄文的直接原因。从此,美元与卢布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斗。
二战结束后,法国强占了德国的鲁尔、萨尔产业区,美国开始实施彻底“阉割”德国产业的“摩根索计划”。苏联拒尽加进美元帝国,给了德国重新崛起的再生机会,而德国1948年的货币改革,直接刺激了苏联,触发了柏林危机。当50年代初德法由于鲁尔、萨尔争端日趋白热化的时候,法国人与德国人甚至已经看到两国之间的战争将不可避免的危险信号,但“超主权”的“煤钢同盟”拯救了战争的危机,此后德法才真正开始了历史大和解。对于双方而言,将煤炭和钢铁置于一个“超主权”的机构治理,将使未来的战争“既不可想象,又无法发生”。这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安排,正是今天欧盟和欧元的出发点。在建立“煤钢同盟”之时,欧洲的统治精英团体就已经开始策划“欧洲合众国”的路线图了。我们看明白过往60多年来,欧洲的精英团体是如何运作欧洲货币和经济同盟后,就会明白今天欧洲的债务危机,非但不会让欧元和欧盟解体,反而会加速“欧洲合众国”的诞生。
美国与欧洲之间的矛盾从60年代戴高乐时代开始酝酿,法国对美元的黄金挤兑直接加速了布雷顿体系的崩溃。70年代初,美元与欧洲货币开始进进冲突与对抗的时代。70年代末,美元帝国几乎到了最后的崩溃边沿,美国已经开始着手预备用特别提款权(SDR)替换美元,美元公布“通电下野”的最坏预备。最后,由于美联储新主席沃尔克马急刀快,才拯救了美元。80年代开始,美国启动清偿务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1%的富人将社会财富的分配大权从政府手中夺回,从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财富向极少数人集中的“新自由主义”时代。2011年美国99%的民众掀起了“占领华尔街”的运动,正是对这一财富分配的不公道制度发出的正式挑战。
正是债务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蜕变,导致了今天美国经济积重难返的现实。2008年的金融海啸是对30年来美国错误的经济模式的一次总清算,也是对1971年美债帝国建立以来的美元体系的一次总清算。高度负债的美国经济,在经济解杠杆的痛苦周期、“婴儿潮”老龄化的消费萎缩周期、生产率增长陷进瓶颈周期这三大高度重叠的长周期中,将会导致美国经济未来出现“失往的10年”。
在未来十年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不景气的严酷外部环境下,中国和亚洲面临着发展模式的重大挑战。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经济曾依靠着两级火箭的推动而发展到今天,这就是前15年的农村产业化和后15年的中国制造全球化。第一级火箭在90年代中熄火,结果导致了90年代末的经济冷却和通货紧缩。现在,第二级火箭正在熄火的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启动第三级火箭,才能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第三级火箭必须也只能是农村的第二次产业化,以信息化、集约化、高科技化、城镇化为核心的新的农业经济爆发,才是中国摆脱即将出现的经济困境的正确选择。
美国的困境在于经济,欧洲的困境在于政治,而亚洲的困境在于历史!
“中美国”经济婚姻的利益基础,正在出现裂缝,并逐渐瓦解。美国对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容忍度,本是建立在中国生产、美国享受,中国储蓄、美国消费的模式之上。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势必要求将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从向海外市场倾斜转向国内市场倾斜,从而减少向美国的储蓄输出。这一进程将改变美国继续容忍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度。目前,希拉里宣称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昭示着美国战略态势的根本变化,中国东海、南海题目日益尖锐的困扰,正是这种变化的前兆。
中国能不能化解美国的围堵,关键在于能不能团结亚洲国家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亚洲曾创造出世界最发达的文明,进化出人类最深邃的政治聪明,今天,中国应该展示出这种聪明,大胆鉴戒促成德法历史和解的“煤钢同盟”,将东海和南海的战争炸药桶的引信彻底拔出,以超主权的“石油同盟”为出发点,推动亚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以亚元战略替换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亚洲经济一体化,把亚洲各国的利益牢牢***在一起,让亚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既无法想象,也尽无可能”。只有依靠一个团结的亚洲,才能为中国走向世界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根据地。
常言道,舍得舍得,不舍怎能得?
德国人舍弃了马克,却支配着更为强大的欧元;德国人舍弃了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却拥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欧洲共同市场!中国人的大聪明,不应该输给德国人。
有人会说,亚洲题目太复杂,历史太纠结。题目在于,假如一个团结的亚洲将使中国的利益获得根本的保障,那么无论这条道路有多难,都值得中国努力往尝试。不要问团结亚洲是否可行,应该问中国为此究竟作出了多少创造性的努力!
中国的全球化不是欧美化,而首先应该是亚洲化。
只有立足亚洲,中国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团结亚洲,中国经济才能成功转型;只有一个同一的亚洲货币,才能在国际上与美元和欧元分庭抗礼,终极形成三足鼎立的货币战国时代!
? 作者
? 2011年11月10日凌晨于北京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