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特勒上台和拯救经济危机的手法上看,希特勒并非是人们通常以为的疯子和毫无理性的人,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政治家,希特勒有着相当高的政治权术。
他倚重费德尔的思想并真心认可这些理论,却终极选择了并不志同道合的沙赫特作为经济部长,这是由于希特勒明白沙赫特是“有来头”的人。希特勒上台和执政初期,经济凋敝,失业严重,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此时他必须要稳住国际银行家势力,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真实的战略目标,以免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他利用了沙赫特的金融才华,却始终对他保持着强烈的戒心。
刚上台的希特勒固然将反犹作为政治大旗,但在实际政策操纵时,却经常进行利益交换。在哈瓦拉计划上如此,在奥地利对待罗家如此,在下一章中讲述的与犹太复国组织秘密接触也是如此。
沃伯格家族作为犹太人,本应受到德国纳粹的***,但沃伯格在德国的家族银行在纳粹上台5年之后的1938年仍在照常营业,并且还获得了巨额盈利。不仅如此,麦克斯·沃伯格就在希勒特眼皮子底下担任着德国中心银行的董事和德国最大的产业托拉斯IG法本团体的董事,直到1938年移民美国。希特勒不想打草惊蛇,过早暴露自己的企图,引起国际银行家的警觉,因此始终不动麦克斯。
直到希特勒控制了经济危机,纳粹党羽翼逐渐饱满,并预备在欧洲发动战争的前夕,才着手清算国际银行家的势力。他在1938年将麦克斯赶到美国,1939年解雇了沙赫特,并解散德国中心银行董事会。
希特勒明知自己正在被国际银行家利用,他将计就计,在给对方自己很听话的印象同时,争取到时间和条件得以静静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在建立德国强大的战争机器过程中,为了迷惑英国的统治精英,他口口声声号称与苏联势不两立,从而赢得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甚至在1939年9月进攻波兰的时候,西线的英法联军还在静静静地等着希勒特拿下波兰之后继续进攻苏联。没想到德国和苏联媾和平分波兰领土,随后忽然杀,一个回马枪,向西突击,将英法联军33万人铁壁合围在敦刻尔克海边,正在英法联军上天无路人地无门的最后覆灭的关键时刻,希特勒却忽然下令前线雄师停止发动最后进攻,放英法联军一条生路。这是“二战”期间最大的悬案之一,很多军史学家以为希特勒犯了一个严重的军事错误,实在希特勒犯的是政治幼稚病。
希特勒骨子里是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他打垮法国完全是为了报《凡尔赛和约》的一箭之仇,他不想也不能与国际银行家彻底决裂,所以他留了33万英法联军一条生路,并给法国南部划出一块“维希政府”的自留地。希特勒的想法是,既报了大仇,又留下了余地,然后自己向东往灭掉苏联,控制苏联西部的广大国土和资源,再与英、美分庭抗礼。轰炸英国无非是一种流氓惯用的威胁手段,试图为自己增加与老牌殖民帝国和平分赃的谈判筹码。因此,希特勒在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前夕,派出自己的心腹纳粹党的副元首赫斯( RuClolf Hess)飞到英国进行秘密和谈。希特勒提出的条件是,回还全部占领的西欧国家领土,赔偿重建这些国家的用度,德国仅在这些国家派驻***,与英国签订和约。然后进攻苏联,要求英国保证大力支持。赫斯开着最新式的战机在英国苏格兰地区跳伞时,被当地民兵抓获,事情败露,英国***哗然。
希特勒的算盘倒是不错,但是他犯了“江湖大忌”。在国际银行家看来,此时的希特勒已经完全失往了控制,如此强悍的军事气力和没有底线的做事风格,已经构成了心腹大患,甚至比苏联更加危险,必须联合一切气力灭掉希特勒了。
结果赫斯在英国被“鉴定”为精神错乱的疯子,丘吉尔把赫斯的停战条件称为是一个“精神病学研究的课题”。这个“精神病患者”被英国情报部分严加看管,不许任何外人探视。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赫斯被判犯有“反和平罪”,但却没有“战争罪”和“***罪”的罪名。不过“精神病患者”赫斯却被判终身监禁,甚至到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纳粹战犯纷纷被提前开释之后,赫斯仍然被严密关押着。直到1987年,93岁高龄的赫斯,居然在狱中爬上高处,用电线勒住脖子,进行了高难度的“自杀”。从此,跟随希特勒从监狱中记录《我的奋斗》到纳粹掌权全过程的元首最贴身的秘书赫斯,永远闭上了眼睛。